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选取了11所有代表性的重点、普通和职业中学,对初一到高二年级的4622名学生进行了意外伤害和自杀相关行为的调查,发现特别想自杀的中学生占到17.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学生约占4.9%。这是一个多么惊心动魄的数据!
这些数据分析显示,重组或单亲家庭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报告率较高;重点初中高于普通初中。动过自杀念头的中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什么特别想自杀的中学生这么多?而且有的还已经做过了相应的计划!调查研究后专家分析,让中学生产生自杀念头的最首要因素就是家庭中父、母、孩子之间相互的矛盾和冲突;其次是早恋、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压力等因素。虽然大部分的中学生只是产生过自杀的念头,经过考虑后不会真正实施自杀但是我们通过中学生中产生自杀念头人数如此高的比例数据,可以判断出当代中学生学习与生活中所承受的极大压力以及与之相伴的身心难以言表的痛苦和烦恼。
作为父母的我们该怎么办?前几日刚看到一个帖子“放爱一条生路”,感觉似乎很有道理!可马上就出来一个新帖 “放婚姻一条生路”,读后让我茅塞顿开!“放婚姻一条生路”才是我们更应该考虑的问题!联想到现实中的许多离婚个案也发现,其实,许多的婚姻,许多的美好的家庭,如果不是我们斩尽杀绝的话,尽管虚弱,但也是能够生存下来的!现实中导致婚姻关系紧张家庭破裂的因素多多,但出于家庭经济的上原因的寥寥可数,所谓的包办婚姻在城市文化中也已基本绝迹。大部分是因为道德观念的淡漠与动物本能的冲动而生的驿动的婚外情所致!这些红杏出墙事件相当一部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再说了,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我们院的一位小兄弟,长期在筑路工地工作,据说曾与多位有夫之妇有染,最终致自己不能自拔,跟一位带孩子的寡居女子分不开了,提出和妻子离婚。但他的妻子坚决不离,并自己带了孩子,另租房别住。每每在接送孩子上学路上相遇,总是给人特别凄楚的感觉!这样过了将近两年,那位小兄弟还是回归了!我很赞赏这位妻子!赞赏她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婚姻!横下一条心,就准备千年等一回的决心!而其实她等了也不到两年!她给了我们一个维护与挽救婚姻家庭于危难中的典范!
在此我还是想重复那句名言:“相恋相爱的人们啊!永远不要忘记他(她)最初吸引你的时刻!”为“爱”负责是初级职称!为“婚姻”负责是中级职称!为“家庭与孩子”负责才是职称!
作为长辈的我们该怎么办?如今的“小皇帝”一族已经到了大学中学的年龄。他们一方面是受到了主家外家各位至亲的百般呵护,另一方面同时也必须承受同样至亲的千般关注万般要求!其不堪重负可想而知!他们远远不像我们当年舅舅不理姥姥不管时来的自在!管的人多下了,条条框框也就多下了,课外学习的项目也就多下了......没有挑过茅粪,没有扛过锄头的他们能承受得起吗?
现实中不失意的我等有几个?不是大失意就是小失意!常常听到同事们在讲:我这辈子就这副德行了,就看我的儿子(女儿)了!我们总是做一些子成龙女成凤的伟梦!以便在子女身上补偿了我们这辈无奈或干脆就是无能的失意!是不是有点太深沉的自私了?
作为老师的我们怎么办?每年各校都要有升学率的大比拼。我的学生升学率高了,我的课程学生考得好了,我当然地自豪!我“名师”的名声出去了!学校给我的奖励也有了!请我做课外辅导的人也多了!我的额外收入也顺理成章的蜂拥而至了......何其光彩炫目?但是我问你?你占用了学生多少的课余时间?你训练学生是否一周给他们布置了五篇作文?学生们在你们学校那里是否早晚都不见太阳?你教育思想的落后与教学方法的欠缺是否用给学生大量的作业与高强度的练兵来弥补?
专家呼吁了,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孩子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并尽可能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在孩子出现抑郁情绪的早期就可以解决孩子的痛苦和烦恼。孩子们为什么抑郁了?为什么痛苦烦恼了?是有一些他们自身的原因,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是家庭所致!其具体关系到: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以及由其衍生的升学制度等;我们的学校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所构成的人文大环境;我们由父母及相关至亲所构成的大家庭氛围!我们永远洗脱不掉我们对孩子们深深的责任!
特别想自杀的中学生占到17.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学生约占4.9%。这是一个多么惊心动魄的数据!透过这些惊心动魄的数据我们应该看清楚好多的东西了,再次呼吁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的有关人士注意了: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放孩子们一条生路!